出处: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23-03-01 18:38:25 您是第0位浏览者
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破坏,骨骼脆性增加易于骨折的全身性骨代谢性疾病,常见症状有疼痛、脊柱变形、身材变矮、骨折等。针对这个问题,还有什么要注意的呢?接下来,就让小编我来为你介绍吧。
一、预防骨质疏松的5个关键点
(1)年龄:骨质疏松症各年龄时期均可发病,常见于老年人。女人一生中要经历月经、生育、哺乳等,骨质疏松患病的几率大于男性。女性绝经期后雌激素水平急剧下降,骨密度也会随着迅速地走上下坡路,发生骨质疏松的几率提高。
(2)饮食:补钙是贯穿一生的饮食习惯,营养素摄取不均衡,也是导致骨质疏松的重要因素。膳食中应增加含钙丰富的食物,含钙高又好吸收的食物首选乳制品,如牛奶、酸奶、奶粉、奶酪等,绿叶菜、豆制品、海产品、芝麻等也是钙含量丰富的食物。此外多吃些含维生素K、B族维生素、钾、镁等丰富的食物,以帮助钙的充分利用。
(3)运动:运动对预防骨质疏松症有积极的帮助, 运动能促进机体活动和肌肉收缩,促进骨的生长和钙在骨内的沉着,减少骨钙的丢失。经常锻炼能改善骨骼健康,增加协调、平衡,增加肌肉力量。反之,运动严重不足的人骨骼也不会很健康。
(4)日晒:现代人,尤其是久坐办公室的人群,日晒严重不足。运动时晒太阳,能有效地增加维生素D,有利于钙的充分吸收和利用,每天应保证20~30分钟的日晒。
(5)戒烟限酒、少糖、少盐: 烟、糖、盐过量,都会阻碍体内钙的吸收,青少年吸烟会影响骨质高峰的形成,长期过量饮酒不利于骨骼的新陈代谢,摄取过多的盐会增加钙流失。
二、老年人骨质疏松吃什么
适当补充钙质
老年人每日应摄取800毫克—1200毫克的钙,富含钙的食品有奶制品、豆制品、部分海产品、蔬菜、水果等。
合理补充钙镁磷
维持食物正常的钙磷比值,因为当钙磷比值小于1∶2时,会使骨骼中的钙溶解和脱出增加,因此建议钙磷比值保持在1∶1或2∶1的水平。富含磷的食物有各种家禽、大蒜、芝麻、杏仁、牛肉等。另外,还应适当补充富含镁的食物,如豆腐、脱脂酸奶、麦芽、南瓜籽等。
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C
适当补充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C,有利于钙的吸收。奶中的乳白蛋白、蛋类的白蛋白、骨头里的骨白蛋白都含有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可促进骨的合成,因此奶制品、豆制品都是钙的良好来源。维生素C对胶原合成有利。
补充维生素D和维生素A
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有利于钙的骨化,除了适量补充维生素D外,还应多晒太阳。维生素A参与骨有机质胶原的合成,老年人每日应摄取的维生素A为800微克,维生素A的来源包括蛋黄、动物肝脏、黄红色蔬菜以及水果等。
三、老人骨质疏松几个动作要少做
负重
老人由于身体的退行性变化,肌肉和骨骼的功能都会减弱,因此在负重的情况下很容易损伤肌肉或造成骨折。所以老人不但要在生活中减少负重,在锻炼时也要量力而行。
吃饭过快
老人消化功能和吞咽功能弱化。吃饭过快不仅不利于消化,还易噎着,对食管造成损伤。因此,老人吃饭时应放慢节奏。
站着穿裤子
老人平衡能力差,站着穿裤子很容易发生意外,造成骨折。所以,老人穿裤子时最好坐在床上或倚靠在固定处。
上下楼梯过快
老人大多有骨质疏松的现象,一旦摔倒很容易骨折。因此,上下楼梯时,老人要尽量放慢速度,可侧着身子,双手扶着楼梯扶手,下楼梯脚尖先着地,确保安全。
弯腰拾物
老人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都会下降,弯腰拾取物品时,容易摔倒或损伤腰肌。因此,在拾取物品时,应尽量放缓动作,扶住椅子或其他固定物,直腰蹲下捡东西。
猛然起床
老人起床过猛有可能造成血压升高,发生暂时性晕厥甚至脑血管破裂。因此老人起床,应坚持“宁慢三分,不抢一秒”的原则,睡醒后可静卧3分钟,慢起身坐在床上呆3分钟,放下双脚在床边坐3分钟,然后再下床,开始慢慢活动。久坐看书报或电视。老人耐受力及应激力下降,看情节波动大、惊险的片子,会使交感神经高度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从而导致血压上升和血液黏稠度增高,可能发生意外。因此,老人,尤其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持续观看电视节目或书报不要超过1小时。
用力排便
用力排便可能会让老人血压升高,还会晕倒休克,甚至脑溢血,危及生命。如果老人有便秘症状,应多吃富含纤维的果蔬,养成按时排便的好习惯,或借助药物排便。有高血压的老人,尤其忌用力排便。
上一篇:脑血管患者春季养生之道
下一篇:老年人脚趾甲发黑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