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8-07-17 15:02:13 您是第0位浏览者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脑血管病、下肢跛行等,是我国居民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血脂异常是导致此类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有效防治心脑血管疾病,除了积极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积极防控高血压和高血糖之外,还应充分重视对血脂异常的防治。
血脂异常有什么危害?
无论是胆固醇还是甘油三酯,都是健康人体内所存在的成分,对于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是必不可少的。但如果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低,可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被称为血脂异常。
在上述各项参数中,最需要重视的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该指标越高,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就越大。此外,甘油三酯严重增高(≥5.6毫摩尔/升)时会增加急性胰腺炎的风险,后者是一种很严重的疾病,故也需要及时处理。
哪些人需要检查血脂?
以下人员需要每年进行血脂检查:
•
已罹患冠心病、 脑血管病或周围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患者;
•
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肥胖者、吸烟者;
•
有冠心病、脑卒中或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家族史者,尤其是直系亲属中有早发病或早病死者,家族中有高脂血症者;
•
有黄色瘤或黄疣的人;
•
45岁以上的男性和绝经后的女性;
•
头晕、头痛、失眠、胸闷气短、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健忘、体形偏胖、四肢沉重或肢体麻木者;
•
其他健康成年人最好每年检验1次,至少每隔3~5年检查1次血脂。
调血脂,夏季是好时机
“夏天也是调节血脂的有利季节。”因为一方面夏天人们消化液分泌减少,食欲减退,另一方面夏天蔬菜瓜果丰富多样,油腻食物摄入量自然就减少了。中日友好医院老年病科血脂异常专病门诊副主任医师马明建议,高血脂患者不妨利用这个夏天,养成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少摄入高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的饮食习惯,从而有利于调节血脂。
口不渴也注意补水
体内缺乏水分会导致血液黏稠,而夏季出汗多,人体水分丢失大,所以及时补充水分尤其重要。补充水分有几个原则:晨起和睡前喝水很重要,以防止血液淤滞;要经常喝水,而不要等到有口渴的感觉时再喝,因为这时身体已经处于缺水状态了;运动时尤其要注意补水。
两拳头水果两拳头菜
降血脂的饮食原则就是要少吃高脂肪、高热量和高胆固醇食物,多摄入水果、蔬菜。水果的摄入量一般每天约250~500克就可以了,大概两个成年人拳头大小的量是最合适的,品种则越多越好;各种新鲜蔬菜的摄入量也在500克左右,大概也是两个拳头大小。
周运动别超过5小时
天热时剧烈运动会导致水分大量流失而对身体不利。一般每天运动的适宜时间是30~60分钟,每周最好保持在3~5次,即每周不要超过5小时。以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为好,即运动中稍微有疲劳感,但能连续说出完整句子。另外,运动时间最好选择在傍晚,避开高温时间段。
降血脂不只是少吃肉
一提到高血脂人群在饮食上有什么要注意的,很多人都会回答“少吃肉,少吃油腻的食物”。甚至有些医生由于时间关系,也只能跟病人这样说。其实,高血脂并不是少吃肉这么简单。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科主任徐浩介绍,针对不同类型的高血脂人群,饮食也要做不同的调整。
第一类是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偏高的患者
这类患者除了要少吃肉、少吃油腻的以外,还要注意少吃动物内脏以及蛋黄、蟹黄、鱼子等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的食物。
第二类是胆固醇不高但甘油三酯偏高的患者
这类患者在我国非常常见,日常饮食除了注意少吃油腻的以外,还要特别注意控制好主食以及甜食的摄入量。同时,这类人群也要注意减肥和控制体重,控制血糖,尽量戒酒。
第三类是高密度脂蛋白较低的患者
这类患者要特别注意加强运动,因为运动是明确具有升高高密度脂蛋白作用的。
同时,可以选择适量的红酒,因为少量的红葡萄酒,可以有一定的调整血脂,包括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除此之外,对于高密度脂蛋白较低的患者来说,戒烟也是刻不容缓的,因为抽烟会损伤血管内皮,也会降低高密度脂蛋白。
(来源:人民网健康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