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9-09-03 17:09:43 您是第0位浏览者
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一个系统的过程,吸烟、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以及近年来为人们关注的代谢综合征等危险因素可看作疾病的上游。心血管疾病从危险因素到出现临床症状,这中间大概需要几十年的时间。但遗憾的是,有相当多的病人从来没有症状和先兆,突然发生心肌梗死、脑卒中甚至意外的死亡。
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一个系统的过程,吸烟、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以及近年来为人们关注的代谢综合征等危险因素可看作疾病的上游。心血管疾病从危险因素到出现临床症状,这中间大概需要几十年的时间。但遗憾的是,有相当多的病人从来没有症状和先兆,突然发生心肌梗死、脑卒中甚至意外的死亡。
针对预防心血管病必须要从4条防线入手。
第1条防线:防发病
防发病即做好一级预防。因为很少人只有一个危险因素,往往是吸烟、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肥胖多种危险因素并存。所以,要筑起全面的防线,必须从一级预防下手。
如高危高血压病人,仅靠饮食、锻炼是不能控制血压的,必须用药物干预,而且要特别强调温和适度的锻炼;中危的高血压患者,改变生活方式,合理饮食与进行有氧代谢运动;低危的即很轻的高血压病人,可以靠运动、控制危险因素等调整6个月,以观后效。
第2条防线:防事件
发生心肌梗死、脑卒中等严重事件的基础是“不稳定斑块”及其破裂后引发的不同程度的血栓。
防事件的核心是两个“防”,第一是构筑一条调脂(他汀)防线,这会使原来稳的斑块更稳,原来不稳的斑块向稳定转化。第二是抗栓,最便宜、最有效的是百年老药阿司匹林。 “高血压理想治疗”实验结果表明,在满意控制血压的同时,每日服用阿司匹林75mg,可使心肌梗死的危险率降低30%左右。
第3条防线:防后果
如果出现了心肌梗死、脑卒中等严重后果,就要考虑如何尽快地、用科学的手段规范地救治病人。无论是溶栓还是介入治疗,都要强调时间,时间就是生命。作为病人,只要有胸痛就要上医院以争取获救的机会。对于低危险病人,应联合使用不同的抗栓药物;对于高危险病人,应该及早地介入干预,早期使用他汀类药物。
第4条防线:二级预防防复发
对于已经获救的心肌梗死或脑卒中的存活者,最重要的是二级预防——防复发。已有丰富的临床实验证据表明,二级预防的A、B、C、D、E防线具有重大意义。
A:阿司匹林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B: β-受体阻断剂与控制血压;C:降胆固醇与戒烟;D:控制糖尿病与合理饮食;E:运动与病人教育。
这个性命攸关的二级预防的5个方面,每项有两个内容,都非常重要,每一位病人都要逐条逐项去做,并持之以恒。有相当一部分患者第一次发病后经过抢救没事了,就好了伤疤忘了疼,也不去看病了,也不吃药了,这很危险;还有的嫌用药麻烦,吃吃停停,停停吃吃,不但效果不好,而且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