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平糖 > 健康头条 > 热点

辟谣:人的一生,心脏跳动次数总额固定,跳得越快的人寿命越短?

出处: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9-12-04 10:52:27    您是第0位浏览者

人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心脏有规律的跳动,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称为心率。每个人的心率都不一样,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和状态下心率也会不一样。在人的一生中,心脏每分每秒都在不停地跳动,所以有人就提出了这样的论调:人的一生心脏跳动次数总额是一定的,跳得越快的人寿命越短,真的如此吗?

1.jpg

人体心率快慢的原理

这样的说法好像有一定的道理,就像一个人日日夜夜拼命地干活,那他一定更容易累坏而不能工作,当心脏停止工作了,人的寿命也就终止了。但人的心脏能这么简单的理解吗?

下面来详细介绍一下:影响心率的因素人的正常心率为60-100次/分,但心率又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年龄、神经内分泌、运动、饮食、药物、疾病和情绪等都会引起心率加快或减慢。

年龄越小,心跳越快。运动员由于长期运动,静息心率会比普通人慢。经常喝咖啡、酒的人,心率会较快。在感染、创伤、贫血、甲亢、发热等疾病状态下,心率也会加快。情绪紧张,压力过大也会引起心率增快。

心跳得越快的人寿命越短没有科学依据

首先,从生理上,抛开疾病因素来看,虽然现代医学飞速发展,但目前科学家们也没能明确人的一生心脏跳动次数总额具体是多少,以及与人的寿命的关联性。人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个体,影响寿命的生理性因素太多,所以仅从心率跳动快慢判断寿命长短也不科学。

其次,从疾病上来讲,病理性心率增快或减慢都可能对生命造成严重威胁。例如甲减、先天性心脏病等疾病会使心率较慢,但如果心率低于40次/分时不及时处理,也会严重威胁生命,特别是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其心率虽然不快,但有些患者寿命并不长。 而且即使没有心脏疾患,也同样可能会有其他疾病如癌症而影响寿命。所以心跳慢也不见得一定就好。

再者,反过来说,如果心跳越慢,寿命越长成立的话,那么只要使用药物干预使心跳尽量减慢就可以长命百岁了,但显然这样做是不可能的。

所以,人的一生心脏跳动总额并不确定,无论心脏跳动较快或较慢,只要心脏和身体维持在健康的状态下,寿命也会相应较长。养护心脏,延年益寿其实重在注意日常生活,比如饮食,日常生活中要大幅度减少饱和脂肪摄入,高糖分食物也要少吃,因为糖会转换为脂肪,特别是对于肥胖者,更是要控制体重,首先总体摄入能量要控制,饮食结构中,对饱和脂肪丰富食物如肥肉要严格控制比例,大幅下调其比例,这样才能减轻或稳定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肉类食物注意尽量选择脂肪含量低的肉类,如猪肉的脂肪含量最高,羊肉次之,牛肉最低,另外,鸟类动物、鱼类等非哺乳动物的肉脂肪含量也相对较低。当然,无论什么肉,注意在加工煮熟过程中注意油盐不要太多,否则也会导致脂肪摄入过多。.多吃水果、蔬菜和富含纤维素食物。


此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大家说

0.156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