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7-09-13 17:14:59 您是第0位浏览者
继新药利伐沙班之后,达比加群酯、替格瑞洛、阿哌沙班、舒洛地特、阿加曲班、依替巴肽、吲哚布芬和磺达肝癸钠等八大新药进入医保乙类。
2017年新版《国家医保目录》中共包括31个抗血栓形成的药物,新增加的8个抗血栓药物包括三类:一类是直接Xa因子抑制剂,包括阿哌沙班口服常释剂、磺达肝癸钠注射剂、舒洛地特口服常释剂;一类是直接凝血酶抑制剂,包括达比加群酯口服常释剂、阿加曲班注射剂;还有一类是血小板凝聚抑制剂,包括替格瑞洛口服常释剂、吲哚布芬口服常释剂和依替巴肽注射剂。
目前新入医保的抗血小板类药物,例如替格瑞洛,主要用于患者对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发生药物抵抗或者抗血小板的作用不能够充分显现出来,或没有达到临床抗血小板的效果时。另外在在临床使用中,患者使用华法令容易出现出血或不耐受的情况,或者患者检测凝血功能不方便的情况下,多使用达比加群酯等药物。
据米内网数据显示,2016年国内重点城市公立医院抗血栓药品TOP5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利伐沙班、阿司匹林、贝前列素用药金额达到了27.5亿元,占据了公立医院抗血栓药品市场的80%。 目前临床上用的较多的是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等药物。但是这些药物进入医保目录,具有一定的划时代意义。对那些使用常规抗凝药物无效或者不耐受的人群是一个福音。
目前在北京,乙类药物报销的比例占到80%。虽然使用此类药物的患者基数相对较少,但是进入医保报销目录实现了“从全到部”的进步。这部分患者以前只能全自费。例如,仅使用达比加群酯一种药物的患者一般一个月就要花费一千元左右。现在可以报销部分,对他们的经济负担减轻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