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7-09-15 13:57:44 您是第0位浏览者
央视纪录片《见证》之“药案寻踪”节目中,近期播出了一个令人扼腕的事件:一个年仅18个月幼儿,因为家长直接将泡腾片放入孩子口中,导致孩子窒息并最终因脑部缺氧时间过长,在重症监护室抢救一天后无效最终死亡。
为何一片小小的泡腾片会要了18月大幼儿的命?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主管药师龙猫药师强调,泡腾片的正确服用方法应该是:将泡腾片放进水中,待药片完全溶解后再服用。
“泡腾片属特殊剂型,需特殊服用方法,它含有泡腾崩解剂,一般是有机酸和碳酸钠或碳酸氢钠的混合物,遇水后,二者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若直接将其放入口中,大量气体急剧充斥气道,有引起窒息的风险。”
除了泡腾片还有哪些特殊药剂的服药方式是要注意的呢?
栓剂是外用的
近年来,随着新药开发的热潮,栓剂的新制剂涌现出很多,栓剂是一种常用的外用剂型,常用于治疗阴道炎,在常温下为固体,但是塞入腔道后,在机体的正常体温下,能迅速软化熔融,或溶解于分泌液中,逐渐释放药物而产生治疗作用。
专家提醒,栓剂为外用药,绝不可以内服,也要将此类药物放到儿童不能摸到的地方,以免小孩吞入。
缓释片别掰开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药学部医生丁玉峰提醒,缓释或控释片的每片剂量往往是常规片剂的1.5倍至3倍。若掰开或嚼碎,大量药物成分顷刻释放,毒副作用可能翻番。胶囊也不要拆开服用,特别是肠溶胶囊,它作为保护壳一路保送药物进入肠道,才能被有效吸收。
混悬剂用之前要摇匀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药剂科副主任药师陈国明说,混悬剂是将难溶的固体药物微粒通过液体溶解的剂型,久置后,有时可以看到明显的分层。如果使用前没有充分摇匀,会使得成分分布不均匀,影响用药浓度。
酊剂内服完别开车
酊剂(tincture)是指原料药物用规定浓度的乙醇提取或溶解而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可供内服或外用。因为含有一定浓度的乙醇,内服完后开车容易被认为是酒驾。大家熟知的藿香正气水就是酊剂,这也是为什么新闻里不少司机喝了藿香正气水后被查出了酒驾。(本文综合自央视见证 新华网)
上一篇:八种抗血栓新药进医保
下一篇:《那年花开月正圆》火了这味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