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平糖 > 健康头条 > 推荐

人到五十,心脏老十岁!健康“从心开始”,听听专家的新年护心计划!

出处: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9-01-02 13:49:43    您是第0位浏览者

英国公共卫生局最新研究发现,在每10名50岁以上的英国男性中,就有1人拥有60岁老人的心脏。这意味着致命心脏病和中风风险增加,死亡年龄可能会提前10年。心脏病年龄比实际年龄大10岁的人群中,女性占36%,男性占64%。

此次 “心脏年龄测试”项目涉及120万人,其中有3.3万名50岁以上男性。英国公共卫生局心血管疾病负责人杰米·瓦特拉尔副教授表示,“心脏年龄高”更容易导致痴呆、心脏病、中风、慢性肾病及糖尿病等多种严重健康问题。新调查发现,大约半数受访者不知道自己血压是高是低,约560万英国人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

为了帮助大众了解血压状况,改善心脏健康,英国心脏基金会官网推出最新心脏病年龄测试和App等测试资源,鼓励人们每天花3分钟时间检查心脏健康状况。英国血压协会专家凯瑟琳·珍纳也表示,测量血压是延年益寿的第一步。

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官网推出改善心脏健康10条建议:戒烟;运动;控制体重;多吃膳食纤维;减少饱和脂肪摄入;每天吃够5份水果蔬菜;少吃盐;常吃鱼;少饮酒以及关注食品饮料包装说明。

心脏病12个隐秘症状

心脏病虽是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症状却并不清晰。美国“医药网络”报道称,年龄超过65岁、有“三高”或吸烟者,要留意以下12个隐秘症状。

1.极度焦虑:心脏病发作前,你可能会觉得异常恐慌,感到气短、心悸、胸痛和头晕。

2.胸部不适:与心脏相关的胸痛源通常位于胸骨下方,稍微靠近中心左侧,胸部有较大的压力感,或挤压感、膨胀感。

3.咳嗽:心力衰竭时,液体可能会积聚在肺部,引发持续的咳嗽或喘鸣,有时咳痰带血。

4.头晕:心脏病发作时可能心律失常,诱发头晕甚至晕厥。不过其他病症也会导致头晕,应就医确诊。

5.疲劳:有时患者在心脏病发作前几天会感到异常疲劳,如果疲惫程度影响日常活动,就该去看医生。

6.恶心或食欲不振:心脏病发作期间可诱发恶心、消化不良、呕吐或腹胀,原因是心脏衰弱或动脉阻塞导致循环不畅。这种情况多见于女性。

7.身体其他部位疼痛:心脏病发作时,疼痛可从胸部开始蔓延到肩膀、手臂、背部、颈部、下巴或腹部。男性可能会感到左臂疼痛,女性可能会有手臂或肩胛骨之间的疼痛。疼痛可能反反复复,时而轻微时而严重。

8.快速或不规则的脉搏:如果心率快速或不规则,并伴随身体虚弱、头晕或气短,立即寻求医疗救治。

9.呼吸短促:在心脏病发作或心脏衰竭期间,病人可能会感到喘不过气来。气短也可能是其他疾病的症状,应就医确诊。

10.出汗:如果你没有发烧,也没有做重体力劳动或处于炎热的环境中,那毫无缘由地突然冒汗可能就是心脏病发作。

11.水肿:心脏衰弱时,泵血效果不佳,导致体液滞留,促使下肢或腹部水肿。

12.虚弱:无法解释的虚弱可能是即将发生心脏病的迹象。此时心脏泵血不足,心脏、肺、大脑和肌肉得不到充足的血液滋养。

健康“从心开始” 听听专家的新年护心计划

新年伊始,我们需要对健康有一个全面规划。听听心血管病专家为大家送上的新年健康新祝福——健康 “从心开始”,新年护心要有新计划。

投资动脉:良好的饮食及运动习惯

“动脉粥样硬化是伴随一生的危险,投资你的动脉健康就像投资养老保险。”为动脉投资,是胡大一教授给大家提供的第一份新年规划,而投资动脉,需要从年轻时做起。

别认为年轻就不把健康当回事。如果饮食不健康、大量吸烟,特别是过度疲劳,到中年以后,就把心血管病的“火山”弄爆发了。血管中 “垃圾”越堆越多,就像包饺子,饺子馅儿越来越多,皮越来越薄,破裂的危险越来越大。如果熬夜、吸烟、不控制血压,就会出现斑块破裂。

建立良好的饮食及运动习惯,就相当于为动脉投入养老保险。胡大一提醒说,不能认为,我30多岁,没毛病烟照抽,酒照喝,肉照吃,不运动。其实这就是病根,预防一定要前移,一定要在18岁以前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否则到四五十岁就晚了。

保护心脏:走路代替饮酒

以往很多人认为,适量饮酒对保护心血管有一定好处。其实这是一个非常片面的观念。“如果每天坚持30分钟的快走、慢跑,达到升高好胆固醇的作用和喝酒是一样的。”应该多走路,树立保护心血管的科学观念。

每逢新年这种节假日,便常有因大量饮酒诱发脑出血病,喝死在酒桌上的事件发生。长期大量饮酒会使心脏扩大,心肌收缩力减弱,发生酒精性心肌病。胡大一建议,不喝酒的人没必要买酒预防心血管疾病,如果喝酒不舒服就不喝。喜欢喝酒的人要少喝。白酒一天50毫升,葡萄酒一天不超过150毫升,啤酒一天300毫升。

而胡大一教授自己就是限制饮酒加强运动的实践者。他带计步器每天坚持走一万步,十一年来从未间断。

保证生命质量:保持饥饿

“适度保持饥饿感就是保证生命质量”。这是胡大一教授给出的新年饮食规划。

饮食最重要的前提是控制总量。没有什么绝对可吃不可吃,多年来形成的饮食习惯不好改,但总量控制八分饱。实际上吃八分饱,不但有利于健康,也应该是一种享受,是一种生活的质量。

对于家庭和社会的中坚力量中年人来说,身上承受着很大的生活和工作压力,很多人经常会出现各种疲乏不适症状,让人很难分清是劳累引起的,还是心血管出了问题,导致很多人延误治疗,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除了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检查是预防和早期发现心血管疾病最有效的措施。”这样建议中年人。

护心关键:每年一次体检

和渝斌大夫说,对于劳累和心脏有问题的区别,两者大致是可以区分的。如果是前者,主要是感觉疲劳、乏力、嗜睡等不适,一般没有心脏症状,而如果是后者,在身体不适的基础上,一般会有心慌、胸闷、胸痛、气短、胸部紧缩感等心脏症状。但是高血压病人是例外的情况,高血压病人在用降压药过程中,如果用药不合适,比如药量过大,有可能导致血压相对偏低,也可能出现疲劳、乏力等不适。

对于健康的中年人,应每年进行一次体检,心血管方面的检查应包括血压、血脂、血糖、心电图,有条件的可以做心脏负荷试验,以早期了解心脏是否存在缺血的情况,而有高血压的人,还要做超声心动图,而原本就有基础心脏疾病的人群则应半年左右,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一次检查。

马长生教授还给大家分享了十大“护心法则”:

1.健康饮食:每天至少吃5种以上果蔬,多吃低脂、低盐食物。

2.每天运动30分钟。

3.不吸烟。

4.控制体重。

5.定期体检。

6.限制饮酒。

7.把运动带到工作场所:工作中,让运动见缝插针。比如骑自行车上班、上下楼主动走楼梯。

8.杜绝“垃圾食品”。

9.心脑血管病高危人群每天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研究表明,这可使心血管事件的总发生率下降15%,心肌梗死和冠心病死亡的危险性降低23%。

10.注意减压:午饭后到户外做一些伸展运动。

来源:人民健康网综合

此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大家说

0.187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