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7-12-19 15:26:50 您是第0位浏览者
不久前,美国心脏协会(AHA2017)学术年会公布了美国新版高血压指南,该指南把高血压的诊断标准由舒张压90mmHg减低到80mmHg。如果按照这个指南标准,我国将有近千万人突然被戴上“高血压”帽子。这种疾病的扩大化会带来什么后果?我国医务界应该如何应对国人的健康问题?
按照美国新版高血压指南里的新“标准”,我国小于45岁的男士“高血压患者”将增加2倍,小于45岁的女士“高血压患者”将增加1倍。如此一来,全国将有近千万人突然被戴上“高血压”帽子。接下来的情景是:政府的医保池哭了,高血压药品、的生产商笑了。
正如德国《明镜周刊》的记者尤格·布雷希在《发明疾病的人——现代医疗产业如何卖掉我们的健康?》一文中所写到的, “别打扰健康的人。好吗?”
《论语》里有一句话,曰:“君子不器。”说的是,真正的君子不会沉迷于某项专门的技艺,否则永远成不了大师。医生也是一样。一个医生自己如果没有人文情怀、博爱精神,那么,你专业再好,也只能是开刀匠。甚至,从某种程度而言,你专业越好,对社会的危害越大。
事实上,到目前为止,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快节奏的生活,失衡的饮食,极度缺乏运动,心脏过度负荷,以及遗传因素,到底哪个是高血压的真正元凶?还是几个因素都是联合杀手呢?这些都未明确。难道降压就是我们的目标吗?殊不知,几乎所有的高血压药物机理都无外乎是减低心脏收缩力、扩展外周血管,这些药物的副作用,如造成心脏衰竭、电解质失衡,影响呼吸功能,我们医生是否考虑到了?
要解决我们中国人的健康问题,必须从理念上更新甚至颠覆原来西医的一些观点。为此,我们需要遵循现代医学的思维,重视以下三点:
一、尊重生命
生老病死是生命的客观规律,人类生命的终极目标在于尽享天年,而不是要长命百岁。如果一个人注定只能活到80岁,就要好好活这80年,而不要在弥留之际还要通过气管插管、留置导尿、人工呼吸等维持生命到81岁。其实,生命无论长短,关键在于精彩。如果没有正确的生命观,以死亡作为评判我们医学的标准,那么我们从事的专业永远都是失败的。
二、尊重疾病
正视疾病,学会与疾病和睦相处。现在,面对疾病往往有两种错误的观点:一种是视疾病如仇人,和疾病殊死搏斗,最后两败俱伤。以前对于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患者,我们为了杀灭乙肝病毒,使用了大量的昂贵的抗病毒药物,最后导致患者肝硬化、肝癌。
另一种是在疾病面前“束手就擒”,任忧虑、恐惧、悲伤等负面情绪蔓延,“帮助”疾病发展扩散。按照现代医学的观点,我们应该是客观理性地看待疾病,与疾病和平相处、长期共存。
对待恶性肿瘤尤其应该如此。要知道我们人体内的红细胞每120天要全部换一次,体内长期有成千上万个肿瘤细胞,又不断地产生成千上万个新的肿瘤细胞。而所谓的化疗药物杀死肿瘤细胞,是多么无知和可笑!有句话是说,当你手上有把锤子的时候,看任何东西都像颗钉子。我们当医生的,如果眼光只是限于自己所从事的专业,胸外科医生只是看到胸部肿瘤,脑外科医生只是看到脑部血肿,消化科医生看到的都是胃炎,长期下来,我们看到的就只是病,而不是人了。
三、尊重环境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要学会适应环境,顺其自然,即所谓“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冬天到了,就添衣服;夏天到了,就纳凉。冬天就吃冬天的白菜,夏天就吃夏天的番茄,所谓的“食其时,百骸理”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任何挑战极限、违背自然的做法,都有害无益。我们要想拥有健康,也应该顺应天时,做到生活起居有节、饮食有度。同时,要让我们的身心保持与环境的和谐统一,才不至于为疾病所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