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8-05-24 10:42:46 您是第0位浏览者
小满过后,盛夏就要来了,此时气温明显升高,雨量增多,闷热潮湿的环境,使疾病更为高发,所以小满时节讲究“未病先防”。但对糖友来说,夏季有利有弊,要控制血糖,避免并发症,更要注意日常细节。
对大多数糖友来说,夏季降低血糖指标并不是一件难事,但要同时将血糖稳定的控制在正常范围,可能很多糖友都达不到这一标准。
1 夏季,是降糖的最佳时节
血糖水平和季节变化关系密切。相对而言,一年之中,冬季的血糖水平较高,夏季较低。
主要是因为夏季胰岛素的分泌量相对增加,胰岛素的敏感度增强,从而提高降糖能力。
而且夏季能量消耗较大,但食欲下降,蔬菜吃得相对较多,所以更利于血糖的控制。甚至有部分胰岛素治疗的糖友,只需口服用药就能将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具体用药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因此,如果糖友能做到“顺水推舟”,加强对血糖的控制,就更容易控制病情。
2夏季,血糖波动较大
想要血糖好,降糖更要控糖,但夏季血糖值很可能忽上忽下。
夏季饮食选择更多,大量瓜果、冷饮、凉菜等解暑食材上市,稍一吃多,血糖就会上升。加之夏季出汗量大、易烦躁、不想运动等因素,血糖就容易升高,甚至忽高忽低。
因此,糖友在夏季不仅要合理调整生活方式,还得做好血糖监测。降糖家园也有几个辅助控糖的小技巧推荐给大家。
炎炎夏日,大街小巷都是棒冰、凉茶、冷饮等“消暑利器”,餐馆里的凉菜种类也是越来越多。
但千万不要过度贪吃。
糖友在血糖控制的较好的情况下,其实什么食物都能吃,就是得控制好量。但外面的冷饮等食品,大多加了糖,吃多了不仅会升高血糖,还会因为过于寒凉而刺激肠胃,导致腹泻、腹痛等症。
更要注意食品安全。
凉菜,虽然口感清爽,但一定要注意卫生,保证食材的新鲜度,不要过餐。即便是未处理的原料放在冰箱里,时间长了,都可能感染细菌。
万一不小心吃坏了肚子,甚至食物中毒,出现了上吐下泻等症,建议到医院就诊,做好血糖监测。
一方面,肠道的健康程度会影响血糖水平,引起血糖波动;另一方面,肠胃不适时,往往吃不下东西,摄入的能量少了,血糖也就降低了。此时如果像平时一样用药,就可能出现低血糖了。
炎炎夏日,烈日当空,很多人都不愿意出门,也不愿意运动出汗,喜欢开个空调宅在家,甚至光着脚底板走路。其实这种做法不值得提倡。
天气再热,不要长时间呆在空调房。
因为空调下密闭的空间,容易滋生细菌等微生物,降低免疫力。且室内外温差过大,人体无法很好的适应,就可能引起"空调病",出现鼻塞、头昏、打喷嚏、乏力、四肢酸痛等症。
糖友日常运动不能少。
科学运动,可以说是一种“天然良药”,不仅能提高免疫力,还是辅助降糖控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运动,可以加大能量的消耗,也能增加或减少肌肉的流失,改善胰岛素的降糖功效。夏季也可以选择游泳、哑铃、健美操等运动。
光脚穿鞋虽凉快,千万别忽视了双脚的护理。
光脚穿鞋,对正常人可能并没有什么,即便磨破了脚后跟,也能自愈。但糖友不一样。
拖鞋、凉鞋,尽量不要选人字拖,久穿伤腿脚。
最常见就是拇指和食指之间不断摩擦,脚部易受外伤,甚至引起肌腱劳损等症。但也不要因为在家就光脚走路,以免脚后跟开裂,甚至感染细菌,引起皮肤病。
很多糖友都有“三多一少”的症状(多尿、多饮、多食、消瘦),误以为少喝点水就能少上几次厕所。殊不知糖友是因为尿得太多,不得不喝水。
因为血糖升高时,机体为了自我保护,会通过尿液排出多余的糖分,所以尿量明显增多,体内水分也会大量流失,大脑就会发出口渴要喝水的信号。
而且夏季气温高,出汗量大,血液易粘稠,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所以糖友更需补充水分。
但要注意的是,不论是健康群体还是糖友,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如果实在是嫌弃它的口感过于寡淡,可以切片薄薄的柠檬,放在凉开水中饮用,口感清新还能补充维生素C等营养素。
糖友在外出时,一定要做好防晒、防暑工作。
相对而言,糖友对温度的变化反应较为迟钝,尤其是老糖友,即便处于高温环境中,热量积蓄在体内时,发觉得也比较晚,所以更易中暑,建议艳阳天的12-14点尽量不要外出,或是做好帽子、墨镜、防晒霜等防晒工作。
最近,有好几个糖友在降糖家园的后台问:夏天了,胰岛素能不能不放冰箱,怎么储存好?
未开封
2-8℃冰箱冷藏保存
未开封的胰岛素,一般都要求放在2-8℃的冰箱冷藏室中,以确保胰岛素在保质期内的效果。
但千万不要把胰岛素放在冷冻室。很多人误以为把胰岛素放在冰箱可以延长它的保质期,却不知道任何胰岛素冷冻后(0℃及以下),都不能使用了,即便解冻,也会影响胰岛素的吸收。
已开封
25℃左右室内避光储存
已经开封过的胰岛素,可以储存在室温为25℃、阴凉避光的室内,但储存时间不宜过长,不要超过4周。
注射前
室内阴凉处放置2小时
糖友在注射前,建议先从冰箱中取出,在室内阴凉处放置2个小时左右,使胰岛素接近常温,这样可以减少甚至避免注射时的不适感。
来源:BTV养生堂官网
下一篇:中老年人的六项健康管理守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