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8-08-03 16:56:01 您是第0位浏览者
现在人生活不规律,饱受湿气折磨的人也越来越多,湿气入体表现为:舌苔厚腻,舌边有齿痕,口腔异味,胃肠不适,肥胖,神疲乏力,头脑昏沉,身体沉重,记忆力减退,失眠多梦等。湿气性质浊重、黏滞,这也造成了湿气一旦入体不易祛除,严重危害人体健康。那么,湿气的危害有哪些呢?是不是就真的没有好办法祛除了呢?
1、肺系湿病
湿气犯肺会出现咳嗽,痰症,饮症,哮喘,肺气肿等病症。
2、肝胆湿病
湿气侵入肝胆就会出现黄疸,胁痛,腹胀,胆结石,脂肪肝等病症。
3、脾胃湿病
脾脏喜燥厌湿,最易遭受湿气侵袭,湿气郁结脾脏就会出现胃痛,腹痛,便秘,呕吐,腹泻,便溏等。
4、心脑湿病
湿气入体容易引起身体肥胖,身体脂肪含量超标,诱发心脑血管疾病,轩辕,中风,失眠,心悸,高血压,高血脂等。
5、生殖系统疾病
湿气入侵生殖系统男性会出现遗精,阳痿,早泄,前列腺炎,性功能障碍,女性出现月经不调,阴道瘙痒,白带异常,甚至不孕等。
湿气被称为万病之源,人体很多疾病都跟湿气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对于湿气我们一定不能掉以轻心,要及时祛湿。
1、穴位祛湿
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4横指,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是一个强壮身心的大穴,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健脾祛湿的功效,同时按摩足三里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每天2次,一次20分钟。
太溪: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为足少阴肾经动脉,即下部地,以候肾气。具有补肾利水之功效。每天艾灸一次,每次15分钟。
中脘:位于胸骨下缘与肚脐连线的中点。属任脉,任脉、手太阳与少阳、足阳明之会,胃之募穴,八会穴之腑会,具有健脾胃,祛湿利水的功效。每天艾灸15~20分钟。
2、最佳祛湿方式
穴位祛湿法可以缓慢的祛除湿气,不仅要求我们找准穴位,还需要我们长期坚持,对于湿气重的朋友来说有点杯水车薪。那么,有没有既方便,效果又好的祛湿方式呢?有,红薏米芡实茶。
什么是红薏米芡实茶?红薏米芡实茶是河南沁阳名中医杨晓瑞女士结合《神农本草经》并凭借四十多年行医经验和专业严谨的中医组方,采用四大怀药基地、沙粘两混土壤自种优质红薏米为主要原料,历经数百次试验,成功研制开发出了既能燥湿,又不伤阴,寒不伤胃、补而不腻,即补肝脾又能清肺的红薏米茶系列茶饮,配方已被中华特色名医大辞典收录。
红薏米芡实茶中的主料为红薏米、芡实、栀子,其中红薏米所含营养物质和微量元素是普通薏米的数倍,更是被女性视为恩物。此方严格遵守中国传统中医药学“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经过千锤百炼,使得食材的功效得到最大的发挥,更容易被人体吸收,效果远超同类祛湿饮品。因为此方遵循国家食药同源的理念,是国家重点扶持的中医项目,此茶本着提高国人生活质量、打造高品质生命元素的原则,致力于改善国民体质。且携带方便、饮用简单、老少皆宜,可直接用水冲泡(根据个人喜好冷热皆可),亦可用来制作汤煲,既能燥湿,又不伤阴,可长期饮用保持人体阴阳平衡。是祛除湿气的最佳方式。
来源:营养师周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