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7-02-06 14:39:00 您是第0位浏览者
“百草回春,百病发”。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百病生发的季节。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春季好比是个险要的“关口”,调摄不当,很容易使血糖升高,病情加重;注重春季养生,不仅能使病情稳定,平安度过“多事之春”,还会与健康更进一步。
“春捂”养阳,防感冒
《黄帝内经》里提出的“春夏养阳”,民间谚语讲“春捂秋冻”。春捂秋冻”,这对糖尿病患者尤为重要。
早春时节,冬寒未消,糖尿病人因末梢神经的病变,有时并不能精确地感觉到温度的变化,特别容易着凉感冒。因此,糖尿病患者不要急着脱掉棉衣,尤其是气虚型体质,应严格遵循“春捂”原则,尤其要注意手脚的保暖。
晚间早些卧床休息,早晨稍迟起身,等待日出再外出活动,以避开早晨寒冷的刺激。同时还要适当增加体育锻炼,以促进血液循环,使气血运行流畅,以实现增强机体免疫力,减少糖尿病并发症,平稳控制血糖的目的。
养阳方法一:虚邪贼风,避之有时,以护阳气。《黄帝内经》里曾明确指出:“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意思是对于能使人致病的风邪要及时地躲避它,这一点在春季尤其重要。细心的“糖友”会体会到春天要是在大风中晨练,血糖一定会升高。
养阳方法二:起居调养助阳气。春回大地,人体的阳气开始趋向于表,皮肤腠理逐渐舒展,肌表气血供应增多而肢体反觉困倦,俗称“春困”,故有“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之说,往往日高三丈、睡意未消。然而,睡懒觉不利于阳气生发。因此,应当控制睡眠时间,在起居方面要求夜卧早起、免冠披发、松缓衣带、舒展形体,在庭院或场地信步慢行,克服情志上倦懒思眠的状态,以助阳气升发。
养阳方法三:运动调养振阳气。到空气清新之处,如公园、广场、树林、河边、山坡等地,玩球、跑步、打拳、做操,形式不拘,取己所好,尽量多活动,使春气升发有序、阳气增长有路,符合“春夏养阳”的要求。年老行动不便之人,于春光明媚之时,可在园林亭阁虚敞之处凭栏远眺,以畅生气。
调节情志以养“肝”
中医认为,若情志过激或抑制不舒,可表现为稍受刺激即生气发怒,怒则伤肝,肝失疏泄,郁而化火,火旺灼伤阴津,则引起血糖升高。现代医学也证明,当情志波动时,肾上腺大量分泌肾上腺素,刺激肝糖元释放,同时又抑制胰岛素分泌,从而使血糖升高。
养肝之法一:精神养生。春属木,与肝相应。肝主疏泄,在志为怒,恶抑郁而喜调达。故春季养生,既要力戒暴怒,更忌情怀忧郁,要做到心胸开阔、乐观愉快,对于自然万物要“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不罚”,这样才能使情志生机盎然、恬愉和平,与春生之气相应,以符合保养“生”机的要求。
养肝之法二:切记不要熬夜。你的肝脏需要睡眠——每天23时前上床。凌晨前后为“肝经”时间,如果这段时间不睡觉,不仅会皮肤粗糙,容易疲劳、口苦咽干、火气大,而且早上血糖会顽固不降,折寿。所以,养肝、护肝的最好方法就是23时前就寝,让自己每天都睡个够。
少酸多甘以养脾
春季多食辛甘食物以助阳气,利于代谢,但春季为肝气旺盛之时,肝旺则会影响到脾,所以春季容易出现脾胃虚弱症状,多食酸味会使肝气旺盛。故春季宜选甘温之品,忌辛辣。饮食清淡可口,忌油腻、生冷及刺激性食物。宜多食富含优质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蛋、新鲜蔬菜、水果,以养肝护脾。蔬菜中胡萝卜、山药、洋葱、苦瓜、莴苣、黑木耳等具有辅助降糖、降压作用。
加强锻炼,吐故以纳新
入春之后,要适应阳气升发的特点,加强运动锻炼,可以到空气清新的大自然中跑步、打太极拳、做操、散步、打球、放风筝等,让机体吐故纳新,使筋骨得到舒展。实践证明,春季经常参加锻炼的患者,抗病能力强、思维敏捷、不易疲劳,可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下一篇:糖友10大经典养生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