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平糖 > 健康头条 > 中医养生

中医养生

防秋燥,润肺护肾两手抓
防秋燥,润肺护肾两手抓
中医认为,秋季天干物燥,人体最易感受“燥邪”,伤及肺阴,出现口鼻干燥、干咳等情况,历来提倡滋养肺阴。其实,传统医学讲究整体观,五脏六腑中肺与肾密切相关。燥邪盛时,润肺的同时不能忘了养肾。《黄帝内经》指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指出秋冬季节要重视顾护阴液,而肾阴为诸阴之本,五脏六腑的阴液都以肾阴为根本。同时,在中医五行中,肺为金,肾为水,金水相生,肺阴与肾阴密不可分。另外,进入秋季,昼夜温差较大,......
所属栏目:中医养生 更新日期:10-15 17:13:24 阅读次数:7293
莲子山药粥补脾胃气虚 三道粥调理小儿脾胃
莲子山药粥补脾胃气虚 三道粥调理小儿脾胃
小儿消化系统功能尚不完善,“脾弱而胃强”,即食欲不错、消化得快,但吸收和排泄跟不上,时间长了就容易损伤脾胃。另外,小儿饮食不知自节,如果喂养不当,例如孩子养成挑食、偏食的习惯,过多摄入煎炸熏烤的肉类食品,爱喝饮料,不爱吃米面蔬菜,则非常容易造成体内缺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导致小儿出现厌食、呕吐、腹泻、便秘等病症。中医认为,小儿脾胃功能不好主要有脾胃气虚、脾阳虚、胃阴不足三个方面的问题,下面就教给大家......
所属栏目:中医养生 更新日期:10-15 16:26:47 阅读次数:7152
大山楂丸五不宜
大山楂丸五不宜
大山楂丸为开胃消食中成药,主治食积内停所致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脘腹胀闷。方中3药均为消食药,山楂善消油腻、肉食积滞,为主药;麦芽善消米面食积;六神曲行气消食,善消谷食积滞。三药相配,共奏开胃消食之功。由于名字直接取“山楂”二字,而山楂既可作药物,又能当食物,安全性高,还能促进脂肪消化,因此大山楂丸常被一些爱美人士当作减肥之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大山楂丸具有增强消化酶活性,促进肠运动及降血脂作用。《......
所属栏目:中医养生 更新日期:10-15 16:25:00 阅读次数:7717
失眠健忘煎服五味
失眠健忘煎服五味
​失眠健忘属于神经衰弱,长期如此导致精神疲乏、记忆力下降。中医认为“心主神明”“脾主思”,故失眠健忘属于心脾系疾病,与心血不足、神明失舍、脾气亏虚等有关,治疗多从养心安神、益气健脾入手。这里推荐服用五味安睡方,有较好效果。具体为:取白术、远志、酸枣仁、柏子仁、合欢花各10克,水煎服,一日2次。...
所属栏目:中医养生 更新日期:10-15 15:52:39 阅读次数:6925
察言观色知脾胃
察言观色知脾胃
睡觉流口水是脾虚、鼻翼发红有口气多是胃热、眼易疲劳是脾胃不足……这些都是脾胃功能失调的表现。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脾胃肝胆科副主任医师陈润花说,脾胃是后天之本,负责全身营养物质的运输和吸收。五官也要靠脾胃滋养,尤其是面部。如果脾胃不好,通过“察言观色”就能看出来。1.看面色。健康的面色是明润光泽的,如果脾胃虚弱,运化出了问题,面部就会发黄或发白,缺少光泽。若面色发黄,枯槁无光,称为萎黄,多为脾胃气虚......
所属栏目:中医养生 更新日期:09-21 16:50:28 阅读次数:7693
胆经堵,全身都不通
胆经堵,全身都不通
《黄帝内经》有言:“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胆主甲子,为五运六气之首,胆气升则十一脏腑之气皆升”,强调了胆在脏腑活动中的重要性。中医认为,胆在子时(晚上11点~次日凌晨1点)最先启动,身体其他十一条正经受胆经启动而开始它们的运动。因此,可以说,“胆经堵,全身都堵”,故养生要从通畅胆经开始。首先,胆为清净之府,胆之汁主藏,胆之气主泄,故喜通不喜塞。但胆气很“娇气”,偏偏最易堵塞,尤其遇到外寒时,很容易瘀滞......
所属栏目:中医养生 更新日期:09-21 16:47:50 阅读次数:7923
划重点 秋天养生以收为主
划重点 秋天养生以收为主
秋天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也是人体阳消阴长的过渡期。因此,秋季养生,无论从情志、饮食、起居等方面都要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以养收为总的原则。具体来说,有下面六个要诀:...
所属栏目:中医养生 更新日期:09-21 15:35:51 阅读次数:6980
0.0800s